来源:m6米乐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2024-07-15 11:47:45
这几天,在南部江岸,港口物流产业园内百亿级的央企国能项目正忙着土地报批,不久的将来,园区将成为长江沿线绿色环保水平和自动化程度最高、储运量最大的煤炭储运交易中心;在中部腹地,宁启铁路泰州西货站扩能改造项目正积极地推进前期工作,项目建成后该站将可开通海铁联运整班列车和中欧班列接续车;在北部地区,兴化经济开发区中交港船来船往红红火火,企业称赞从这个内河港“走货”省钱又省时。
现代物流被喻为“实体经济筋络”。当下,一个“以水为主,江海河、公铁水空协调发展”的多式联运体系正在泰州大地加快建设。它推动物流提质增效降本,与制造业深层次地融合,已成为泰州营商环境极富特色的“硬支撑”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的“强引擎”。
习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发展,指出“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
“物流业贯穿产业链供应链全过程,涉及领域广、环节多,发展的潜在能力大,带动作用强。”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潘爱民说,物流降本增效有助于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重要抓手。世界发达国家普遍格外的重视物流发展,以先进制造业闻名的德国,其工业4.0战略将物流视为关键环节,德国制造商通过高效物流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产品竞争力。
在全球供应链体系重构背景下,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到2025年,我国要基本建成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
我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物流与供应链提出明确政策措施,强调要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进一步为企业减轻负担,优化物流运营环境,提升公司竞争力,促进国内外市场联通互动、资源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这成为我市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的核心要义,市交通运输局专门成立运输结构调整(多式联运)工作专班深入推动相关工作。
“市委市政府明白准确地提出建设‘现代化的枢纽泰州’奋斗目标,我市将以‘水运江苏’泰州建设为引领,更大力度扬水运优势、补铁路短板、畅联运网络,加快推进交通集疏运服务通港达园、通江达海,通过现代化交通物流体系服务赋能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潘爱民说。
位于江苏地理中心的泰州“因水而生,凭水而兴”,是全省沿江拥有单边自然岸线最长的区域。发达的水系不仅是泰州引以为傲的名片,更滋养出一个富庶丰饶、四通八达的“祥泰之城”。
“水运最大的特点是成本低、运量大、绿色低碳、安全性高,是我市物流特色也是突出优势。在强调逐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当下,水运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义更彰显。”潘爱民说,江苏省正进一步放大水运优势推进“水运江苏”建设,我市已出台《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泰州实施方案》,将充分的发挥江海河联动的特色优势,提升水运发展现代化水平,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泰州”。
水运离不开港口岸线,这是战略性、稀缺性的不可再生资源。泰州港规划港口岸线公里。目前,我市沿江地区形成三大主要港区,其中高港港区的高港作业区和永安作业区分别服务化学新材料产业园石化产业和港口物流产业园粮油加工、电力、船舶修造等临港产业;泰兴港区的过船作业区和七圩作业区主要服务泰兴经济开发区临港化工产业、虹桥工业园区砂石集散中心和船舶制造产业;靖江港区的八圩作业区和新港作业区分别服务江阴-靖江工业园区船舶修造、冶金产业和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船舶修造、木材加工、电力等产业。与此同时,我市还有丰富的内河资源,兴化、姜堰等地均拥有优良内河港。这些港区发展各具特色,有力支撑我市沿江与腹地发展。
“但我们清醒看到,当前我市港口岸线集约高效利用面临挑战。”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刘成峰和记者说,前不久他率队对我市岸线个月调研,发现存在资源利用不够均衡、深水浅用等现象,港口绿色智慧发展需求也一天比一天突出。“市政府提出‘港口强市’战略,要求加快促进港口岸线集约高效利用,快速推进‘港口岸线米均论英雄’,让‘黄金岸线’产生更高‘黄金效益’,进一步为全社会物流成本‘减负’。”
针对客观实际,《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泰州实施方案》确定了一揽子重点任务,包括建设通江达海的内河航道网、打造协同一体的区域性港口群及经济开放的水运物流网、拓展现代航运服务功能、提高水运服务保障能力、提升水运智慧化发展水平和推动水运绿色低碳转型等。
我市将加快建设高等级航道网,落实“连断点、畅干线、成网络、通长江、达海港”总体思路,快速推进未达标干线航道整治,完善内畅外联的高等级航道网。我市还将积极提升内河航道能级,重点提升五级及以上支线航道规划与布局优化。
智慧航道建设也是重要课题。我市将加快电子航道图生产和应用平台建设,实现内河干线航道全覆盖和基于智能手机的船舶全航程可视化精确导助航,并将深化5G、北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融合应用,推广港航一体化信息系统,推动港口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港口运营管理数字化升级。
港口群需要加强协同发展。为此,我市将完善以沿江港口高水平发展为核心的“多规合一”规划体系,充分的发挥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效益,全面推动港口码头提档升级,特别是全力推进内河港口规模化、集约化建设。同时,市交通运输局将定期开展港口岸线利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评价工作,完善岸线资源使用准入和盘活提升机制。
预计到2025年,全市沿江港口10万吨级、5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将分别增至4个、30个,沿江港口泊位岸线万吨。
在“以水为主”基调上,我市物流多式联运体系注重“江海河、公铁水空协调发展”。
“我们将围绕‘公铁水空’货物运输枢纽空间布局,编制《泰州市现代交通物流体系规划》,指导各市(区)全方面开展多式联运货物运输枢纽项目建设,构建以‘南水北铁西空港’为主、‘一县市一中心物流园区’为辅的多式联运枢纽体系,实现通港达园、通江达海无缝衔接。”市公共交通服务中心主任黄华介绍,将着力补强铁路、航空货物运输“短板”,重点从基础设施、物流网络、市场主体等方面谋划与发力。
大力推进宁启铁路泰州西货站扩能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快速推进泰州西站铁路物流园项目落地,尽快完成苏中铁水联运物流中心概念性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案;积极开展泰州南站高铁快运基地项目规划研究,力争尽早启动建设;优化完善空港货物运输枢纽功能,主动对接协调扬泰机场,加快设立医药材及药品口岸指定监管场所,推动扬泰机场加快改扩建跨境电子商务监管中心……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快推进。
我市重点物流园区也正掀起项目建设热潮。苏中智慧物流园、深国际泰州智慧供应链产业园、海陵区智慧冷链物流园、兴化戴南不锈钢综合贸易示范区等项目,都将尽快建成运营。
“多式联运需要强有力物流网络,对此已制定详细计划。”黄华说。我市将按照“一城一港一主体”的思路,整合全市沿江、内河集装箱资源,深化与省港口集团、上海港、太仓港等合作。市交通运输局将主动协调本地龙头航运企业,加强完善、加密航线条内河集装箱航线条外贸内支线,增开近洋直达航线。
铁路货运方面,市交通运输局将深入谋划海铁联运班列和中欧(亚)接续班列开行方案,积极对接铁路方和我市重点生产制造企业,力争泰州西货站扩能改造完成后开行。
航空货运方面,我市将积极协调扬泰机场开辟医药材及药品、电子信息制品、特色农产品等纯货运航线,研究新开至香港、海参崴等国际(地区)航线’产业集群为中心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对做强物流市场主体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将通过招大引强、培大育强实施交通物流补链强链工程。”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戚勇介绍。目前,市交通运输局已谋划一套“新拳法”,将联合有关部门、行业协会组建泰州交通物流产业联盟,畅通政企联系渠道、搭建企企合作平台;搭建多式联运数字化平台,归集整合市域范围内公铁水空各类物流通道、运力、供需等实时数据,为货主公司可以提供一站式运输方案和服务;试点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完善政务服务、提升商务水平,招引航运企业落户形成航运产业集聚区等。
不断完善市场主体培育机制,推动本土物流公司成长壮大。我市将助力航运、货运、货代等本地前20强物流公司做大做强,鼓励引导生产制造企业组织外包物流业务,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物流资源。
同时,我市将更看重招引外来物流公司。一方面,市交通运输局正摸排收集本地优质制造企业物流服务需求,编制交通物流产业补链强链清单,精准招引物流项目;另一方面,积极鼓励本土物流公司与国内外知名物流公司开展资本嫁接、业务合作,尽快形成5家以上实力较强物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