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米乐官网入口

服务中心

跨境电商物流服务

从省长密集调研“水陆空”看湖南怎么样打造综合运输大通道

来源:m6米乐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2024-07-12 22:55:28

  今年3月,习在长沙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强调:

  6月18日、19日、21日,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先后来到怀化、长沙和岳阳,调研怀化国际陆港、省机场集团和虞公港。

  ▲6月19日上午,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长沙黄花机场运行控制指挥中心调研。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尚文 摄

  一周时间内,省长围绕陆港、空港、水港三大体系开展调研,背后释放的是湖南持续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筑大通道格局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

  湖南,以洞庭湖为中心,湘、资、沅、澧四水为骨架的水系,连通全省85%以上的县市区,全省航道通航里程11968公里,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9.6%;

  湖南,也是我国最早建设铁路的省份之一。从早期的粤汉铁路,到如今的京广、沪昆、渝厦等高铁主通道,目前湖南铁路总里程达6079公里,其中高铁里程2501公里、居全国前列;

  此外,湖南高速公路达7530公里、国省干线万公里,率先实现了“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客班车、组组通硬化路”。

  向东,岳阳江海联运,基本形成以城陵矶港为龙头的“一枢纽多重点”现代港口集群;

  向南,株洲联动衡阳畅通湘粤非铁海联运,实现全程提单、一票到底,提供“腹地对腹地”“门到门”的物流服务;

  ▲株洲中车物流基地,一列满载货物的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整装待发。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健 摄

  向西,怀化联动永州做强东盟货运,已初步形成以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焦柳通道“三纵”与渝长厦-杭瑞通道、沪昆通道、湘桂通道“三横”通道格局。

  立体交通网织得越来越密,但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换乘换装时间长等短板,仍制约着综合运输效率的提升。

  据统计,2023年,全省公路、铁路、水路货运量占比分别为87.4%、2.7%、9.89%,公路货运占比高于全国中等水准近15个百分点,铁路、水路货运占比分别低于全国中等水准7与6.7个百分点,运输结构仍不合理,“偏科”严重。

  就拿水运来说。虽然湖南全域水网交错,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1968公里、居全国第三,但500吨级以上的高等级航道里程只占11%,南向航道的通江达海能力不太行,中部涟水尚未完全通航,沿线的涟钢、冷钢和涟源电厂等大宗原材料和产品只能主要是依靠公路、铁路运输。同时,湘江主航道仍存在发展堵点,部分港口泊位吞吐转运能力也较为薄弱。

  此外,集疏运体系不健全,从铁到水、从货柜车到集装箱……各类运输方式之间“最后一公里”的运输接驳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铁路专用线的重点港口进港率、工矿企业、物流园区接入率只有三分之一,全省仅岳阳港、长沙港及湘潭港接入了铁路。

  高能级综合交通枢纽也是“稀缺产品”。全省99个货物运输枢纽(物流园区)中,能开展公铁水多式联运的仅2个,能开展公铁联运的10个,能开展公水联运的3个。

  湘伴君认为,现代经济竞争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是交通运输物流成本的竞争,是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多式联运的竞争。

  对于湖南而言,无论是联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还是买全球、卖全球,都需要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

  如何将湖南的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竞争胜势?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一直将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作为大事要事来抓,省委书记、省长先后多次深入基层一线调研,精准分析全省交通物流的流量、流向、流效,科学谋划出市、出省、出海通道。

  在深入调研、充分借鉴兄弟省份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我省相继出台《湖南省交通运输与物流融合发展研究》《长株潭共建国家综合物流枢纽实施方案》《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支持怀化国际陆港建设实施方案》《湖南省促进水运发展的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文件。

  2023年8月,湖南港航水利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整合所有1000吨级以上国有公用码头,创立“城陵矶港”统一品牌,努力打造港区优势互补、公铁水高效联运、无缝衔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港口体系;

  2023年底,中通快递联手湖南航空组建航空货物运输枢纽——中通货航,总投资110亿元,支持长沙打造世界级货物集散枢纽;

  “湘粤非”陆海联运国际班列推行“客车化”开行模式,从“株洲北-南沙港南”直达班列的单边运输时效由72小时压缩至20小时;

  怀化国际陆港与钦州港、凭祥和勐腊等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海关构建“四关如一关”机制,开通农产品、矿产品进出口绿色通道,进、出口通关时间分别比全国中等水准节省8.8小时和0.1小时。

  截至今年6月,怀化国际陆港东盟班列和“湘粤非”陆海联运国际班列相继累计突破1000列。

  ▲“湘粤非”陆海联运国际班列,全球联运线年,全省全社会货物运输总量22.96亿吨,为近5年顶配水平;其中,民航货运量同比增长14.4%,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9.63%。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达10.25万标箱,较2022年的5.91万标箱增长4.34万标箱,增长了73.43%。

  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连续9年降低,由2015年的17.5%降至2023年14.2%,尤其是自2021年起,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预计2026年投入运营,将集成4类轨道交通、5条轨道线分钟内能够实现机场、高铁、磁浮、公路、地铁、城市交通等多种出行方式的“无缝对接”,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垂直型的“零距离换乘”体系正加速成型。

  ,要充分的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推动交通运输结构持续优化。研究表明,多式联运能提高运输效率约30%,减少货损货差约10%,降低运输成本20%左右,是交通运输界名副其实的“优等生”。

  多式联运的发展,依赖于多种运输方式组合发挥优势的“接力跑”。这就离不开“公、铁、水、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

  在湖南连续4年每年实施的“十大基础设施”建设中,交通基础设施都是重中之重。比如,

  要发展多式联运,就要着力健全港区、园区集疏运体系,打通“铁公水”无缝衔接的“最后一公里”。

  专线将于今年底全线拉通,货运火车能够最终靠铁路专线,直接驶入三一智慧钢铁城,向西联通京广货运线,向东南联通沪昆线,并规划直达湘江铜塘湾港码头,实现“公铁水”全程联运,钢材运输每吨能节约30元以上。同时,公路、铁路、水路、航空之间的装载设备、场地设施也需要统一标准,寻找到多式联运“一单到底”的“最小公倍数”。

  创新推广应用53英尺集装箱,配套半挂车,针对不同货类的中转转运设备,打造干支线的无缝衔接。湖北的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成功研制了公铁一体车、港口智能装卸设备等,真正的完成货物“门到门”运输。

  要大力发展箱包皮具、绿色食品等加工制造业、商贸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城陵矶港区、虞公港区、铜官港区、霞凝港区等“四港”要加速集聚和培育物流商贸、高端装备制造、先进储能材料、绿色食品加工等新质生产力,长沙机场要加快建设长沙自贸临空区,培育打造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临空制造千亿级产业,加快发展医药健康、航空服务、汽车零部件等百亿级产业。东西南北“四方”连通,水铁公空“四式”联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汇聚,这样内畅外联、运力十足的中部“大通道”,你期不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