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米乐官网入口

服务中心

保险服务

首飞、首单、首列武汉大机遇来了!

来源:m6米乐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2025-01-31 02:22:32

  习六次亲临湖北武汉,五次深入考察,部署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全市各界豪情满怀、备受鼓舞。

  “加快推进‘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主题报告会交通运输专场在14日举行,扎实推动习重要讲话精神在湖北武汉落地见效,展现加快推动“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加速迈向新时代‘九州通衢’,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的生动实践。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贺敏作主旨报告,从交通经济建设、人流物流运输、行业管理服务三个方面介绍武汉作为。

  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从国家发展的策略层面,阐述了武汉交通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方向。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殿明,湖北港口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董政,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詹建辉,武汉天河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左小平,分别代表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等四大交通运输体系,围绕武汉“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系统提升开放枢纽功能”,讲述了在交通枢纽建设上协同发展,形成合力的担当作为。

  武汉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刘万军,武汉金控集团副总经理、长江国贸总经理方萌,湖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俊以视频形式介绍了武汉交产融合发展的创新举措和突出成就。

  11月14日,武汉“加快推进‘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主题报告会交通运输专场举行,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贺敏作主旨报告。记者彭年 摄

  2小时,至长江中游主要城市;3小时,至首都北京;4小时,至国家主要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衔接12个方向的“超米字型”高铁枢纽为我们连通山海、压缩时空。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殿明在报告会上介绍,武汉地区每天开行始发高铁486列,通达全国28个省会城市。今年前三季度,武汉地区铁路发送旅客6560.5万人次,同比增长9%,武汉出发和到达人数均进入全国前十。

  从“九省通衢”迈向“九州通衢”,一张“洲际连通、亚太通畅、国内畅达”的航空运输网为武汉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天河机场依托2小时高铁圈及1.5小时飞行圈,借力覆盖全国90%经济总量区域和80%人口的区位优势,累计开通国内国际航线余条;花湖机场累计开通国内国际货运航线条,基本形成“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快货物流圈。

  武汉天河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左小平现场作报告。记者彭年 摄

  天河机场第三跑道的验收,标志着武汉机场正式步入“三航站楼+三跑道”的国际一流航空枢纽行列,与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并肩而立。

  在高速公路道面创新性植入“神经元”实现交通事故秒级响应、能钻进钢桥U肋内部进行焊接作业的全自动数字化机器人、可覆盖全省6000多公里高速路段形成交通事件检测等智慧化能力的“交投大脑”……

  报告会上,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詹建辉展示了该公司牵头研发的系列“新板眼”,让现场观众耳目一新。

  在武汉,一个与地面平行、互动的低空世界正在迅速建设,低空经济正在加速起飞。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贺敏在报告会上表示,武汉13日发布18条低空商业试点航线,空中游览、无人机配送等场景成为现实,这是我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缩影。

  11月13日,一架方舟40顺丰丰翼无人机运载商品从武商MALL出发,仅花费18分钟,便飞渡长江天堑,顺利到达武商梦时代。这是全国首条跨江商贸低空无人机航线,也在技术上实现首次跨江飞行。

  11月13日,一架方舟40顺丰丰翼无人机运载商品从武商MALL出发。顺丰集团供图

  一道道铁轨在武汉大地上纵横成网,涌动着创新与活力,开出经济腾飞的美丽花朵。

  如何让铁路运输单据像海运提单一样拥有金融流通功能?武汉金控集团积极探索推进铁路国际联运运单物权化。

  一列从德国杜伊斯堡驶来的“中欧班列”抵达武汉吴家山车站,这批货物使用国际铁路联运运单作为国际信用议付单证来进行跨境货物交易,成功实现了湖北地区首单中欧班列铁路运输大票货权化和金融化。

  中欧班列(武汉)常态化开行10年,开发跨境运输线个城市和地区,进出货超千亿元。

  江城武汉,因水而兴。从小码头到“港通天下”的国际港口,阳逻港壮丽蝶变的故事令人动容。

  如今的阳逻港,灯火璀璨,集装箱卡车往返穿梭、龙门吊升降腾挪。以阳逻港为原点,湖北港口集团累计开辟30多条集装箱航线多条多式联运通道,构建了“覆盖省内、通达全国、辐射世界”的航线月,从成都城厢站开出的集装箱班列成功抵达CSP武汉码头。凭借“成都—武汉—上海”的铁水中转模式,西部腹地的货物仅需短短两天即可到达武汉。长江沿岸上下游货物通道运输能力进一步增强。

  “11年来,我们接续奋斗,阳逻港成功跻身世界内河港口第一方阵。”董政说,湖北港口集团创建了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铁水公空仓邮”六网数据融合。平台一期去年8月上线万次,供应链金融投放近20亿元。

  科技创新给道路装上智慧大脑,为经济社会带来新动能,更新的是技术,不变的是守护人间烟火和民生幸福的初心使命。

  “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贺敏介绍,围绕“人享其行、货畅其流”,武汉开展交通服务提升行动。

  “蔬菜公交”“通学专线”“旅游专线”便利了市民生活;文明纳凉点、一站式服务让地铁乘车更舒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4万公里,街镇全部实现“双通道”连通,农村寄递物流服务网点覆盖率达100%。

  同时,武汉将融入“全球123快货物流圈”,打造“全国123出行交通圈”;推动客运枢纽零距离换乘,实现5分钟上公交地铁、30分钟上高速或铁路、50分钟到机场。

  旅客在天河机场中转,通过全流程自助服务,实现“无纸化通关”,做到“一张脸通行”。依靠这样高效便捷的中转服务,2023年武汉中转旅客吞吐量激增至308.8万人次,较上一年增长195.9%,增速居全国第一。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从国家发展的策略层面给出了答案。

  报告会现场,苏剑从国家发展的策略层面,分析了武汉交通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记者彭年 摄

  在国内大循环层面,武汉交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提升了自身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了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支撑着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在国际大循环层面,武汉作为中国内陆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我们国家的经济的全球化的重要战略支点。通过加强中欧班列(武汉)等国际班列的运营和拓展,武汉形成了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物流通道。

  苏剑表示,武汉要全力发展智能化与信息化、坚决推进绿色化与低碳化、积极打造多元化与融合化。

  “武汉正在积极探索,并已经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苏剑表示,相信随“三个优势转化”战略的深入推进,武汉将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成为国际国内双循环重要枢纽,重塑新时代“九州通衢”。

  本场主题报告会将于11月19日(周二)晚8时30分,在武汉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WHTV-1)播出。